(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圖文 | 2016-02-29 | 點閱數: 510
幾米/大塊文化 生活中的種種情緒,有時快樂有時孤單,有時興奮有時難過,有時低落有時煩燥,有時想望有時偏執,而有時什麼情緒都沒有。 若是我們跳開當下,靜心看著情緒翻滾跳躍上下起伏,其實就好像一朵朵地花,各自盛開,不論形體姿態殊異,它都是朵美麗的花。   --- 書語筆記 --- 〈未必〉 終於明白,一個人是無法抵擋所有事情的。你能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 〈希望井〉 我總在最深的絕望裡,遇見最美麗的驚喜。 〈單純的幸福〉 總在快樂的時候感到有些惶恐,在開懷大笑時流下感動的淚水。我無法相信單純的幸福,對人生的起伏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有效期限...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小說 | 2016-02-28 | 點閱數: 452
黃易/時報 晚上重看一次黃易的《破碎虛空》感動依舊,迷惘依舊。 人在世間所追尋的究竟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字眼:「當下」。 然而十年走來,人生的路是愈走愈清晰,還是愈迷惘?有時彷如就差那麼一層薄紗,有時感覺如隔千山萬水。 書末最後傳鷹躍馬破空而去,而讀者如我仍在世間孜孜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真義。
windelf - 圖文 | 2016-02-21 | 點閱數: 472
文:路易思 圖:英諾桑提/格林 衝著英諾桑提而看,故事中各個人物因不同的追尋而來到這個絕地飯店。遺憾的是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人物很輕易地認出,有些則否,於是便少了那麼一點感動。
windelf - 生活 | 2016-02-14 | 點閱數: 547
Beretta P‐09/時報 標題下的很動人:「no dream, no life.」。 但細觀裡頭的樣本,真的是如此嗎? 42個取樣,每人六大頁圖片,四幅小圖,一頁圖片說明一頁文字介紹。其實對於用心追逐夢想的人足矣。 但大多看不出其對夢想的堅持倒底在哪兒。圖片中只見到雜亂的房間,與夢想無關的雜物;訪談中看不到逐夢的方式,只有沒有規畫的人生。實在令人難以感受到其對夢想的熱情與付出究竟在哪兒。(說好的熱血呢?) 看完之後,不禁令人懷疑,其中認真追尋夢想究竟有幾人?又有多少人其實只是得過且過? 值得一提的是,裡頭的樣本中,從事的職業別以音樂工作者、藝人、攝影家、劇團員居多,究竟是...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生活 | 2016-02-13 | 點閱數: 533
孫永云/美藝學苑 不錯的生物入門書,以淺顯的文字介紹生物的基礎概念。適合對生物有興趣的小學高年級生。 不過在章節分類上,沒有什麼順序性,有點可惜。 建議看完細胞後,可先看植物,再看人體各項系統,如此一來較有邏輯性。  
windelf - 小說 | 2016-02-12 | 點閱數: 500
邱妙津/印刻文學 熱情所指的不是性欲的表現、不是短暫的激烈情欲。 熱情,是一種人格樣態,是一個人全面熱愛他的生命所展現的人格力量。 ---P145 過於濃烈的熾熱情感,是否真的只能選擇燃燒自我成就感情? 狂放的愛若真不求回報,又何以走上這與世間諸人決裂的路? 十年前的我閱讀此書之時,正同作者逝去的年歲,那樣灼熱的文字幾乎無法一口氣讀完。 「被放棄比死更痛苦……」那樣的愛恨欲望彼時亦充塞於那年輕的胸膛中。 而十年後重讀,仍可感受到作者那麼用力的活著,那麼奮不顧身地的愛著。 選擇活著是艱難的,選擇死亡亦是。沒有人能批判他人的生命,尤其是這麼一個勇於直視自己的人。 ...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2-10 | 點閱數: 597
吉澤久子/三采文化 我,會活到幾歲? 在65歲相繼送別先生、婆婆的吉澤久子,在那之後獨自一人度過三十多個年頭。如何規畫「「老後之後的老後」是本書的重點。 其實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到最後都是一個人。 如何活出自己的樂活人生,是我自身需捫心自問的。 面對「素未謀面的那個老的自己」,要能明白坦然地接受肉體的老化衰敗,不要過度勉強,才能找出自己與「老」相處的怡然之道。 而對於遺囑的預立、放棄急救的証明、告別式的形式……,都需事先規畫好,如此才能活得安心自在。   一個獨居老人,半夜在沒有任何人發現的情況下死去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事。 就算是這樣,也不需要特...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6-02-09 | 點閱數: 542
早稻/奇果文創 繪風獨特,有股原始狂野的風味,單幅來看都頗可細觀。但在故事敘述上則稍嫌薄弱。當畫冊看看就好。
windelf - 小說 | 2016-02-08 | 點閱數: 470
亞瑟.克拉克/小知堂文化 作為拉瑪任務15年後的續篇,令人十分失望。 整本小說視野狹隘,格局太小,缺乏了對未的探險及困境的挑戰,而只是專注個人得失的勾心鬥角。人類第一次與另一個文明的接觸,竟然會挑選這些目光短淺,心思各異,只顧自己的人作為代表,實在不可思議。感覺不像是科幻小說,較像是宮庭鬥爭小說。 而女主角妮可的遭遇及心境的變化十分牽強,原始部落的宗教啟示和外星生物的連結讀來毫無說服力,後頭還有二本系列作,實在沒什麼興致往下看。  
windelf - 小說 | 2016-02-07 | 點閱數: 497
亞瑟.克拉克/小知堂文化 亞瑟.克拉克細膩的描寫出一場精采的太空冒險傳奇。傳神地表達出人們面對未知的事物與環境,如何利用其聰明才智,一一克服難關,不虧是經典科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