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生活 | 2016-07-11 | 點閱數: 528
廖秀靜/四塊玉 人們追尋的,不就是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山裡海邊,城市鄉村,異地家鄉,選擇無有對錯,只有合適與否。 一家有特色有風味有故事的店,其實都是忠實呈現了家主人的生活觀。當我們身處其間,便是在體驗他人的人生故事。而有味道有共鳴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投入其中。旅行的目的,除了欣賞外頭的風景,其實也是在察看自己內在的渴望。   在地生活篇 1.阿力曼的森林博物館 2.卡塔文化工作室 3.兒童故事館 4.2626市集 5.富山漁業保護區 6.中央市場 7.台東森林公園 8.台東抽象藝術館 9.台東熊店   老房子篇 10.小曼...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7-10 | 點閱數: 715
林夕/遠流   這是第三本閱讀林夕的作品,愈讀愈有趣味,看他靜觀人情世情人事世事,信手拈來均能直指人心深底的幽微情思。看清看明了這些,喧囂嘩眾嘈雜的人世其實亦是靜心修行的道場。   --- 書語筆記 --- 想去而未去的地方太多了,想做而未做的事也太多了,遺憾的不是這些終於不能實現的願望,而是你們竟然不得,值得一去的地方去之不盡,去得了就去,去不成就別去,不值得遺憾。勉強給你去以為非去不可的地方,發覺不外如是,才叫遺憾;為去不了的好去處而遺憾,才叫遺憾。 -〈還沒去過的地方〉 某某人責某人逃避現實,某某人可能忘了現實還有很多的版塊,雖然塊塊暗中...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設計 | 2016-07-09 | 點閱數: 557
從2012暑假架站至今,這個版型大概是用最久的了,每個橫幅,都是某段美好的回憶。 趁著這次系統升級,版型更換,順便紀錄一下過往的橫幅,接著要來設計新橫幅了。      
windelf - 設計 | 2016-07-08 | 點閱數: 701
去年接下自然科任,利用暑假架了自然教學網站,但開學後忙於觀課備課,其實它一直停留在原處。 這次趁著系統升級,版型更換,要來好好填補教學資料。 而舊版型的橫幅設計,其實花了不少心力,一併紀錄於此。    
windelf - 設計 | 2016-07-07 | 點閱數: 669
有些東西是這樣的…… 想留著它,總以為有一天還會用上,但那天遲遲不會到來,它依舊留在某個角落。 決意丟了它,毋需多久你便會發現,需要它的時刻來了,但它已不在你身邊……。 2012架了班網,順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班級經營、教材筆記等資料。 從12年至15年,網站的架構、內容的修補,大大小小也改了數十次。修正至今,自認若要評比班級網站,應該也算是不錯的。 原以為會一直待在高年級,沒想到去年意外有機會補科任缺,另行架設了自然教學網站,對於班級網誌的留存,其實有點掙扎。 後來想想,裡頭的文章作品照片,其實都是教學生涯中的紀錄反思,而每一次橫幅的更換,都是每屆帶班時難忘的回憶...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6-07-06 | 點閱數: 494
劉斯傑/時報 很少碰觸立體書,與其說是書,我倒覺得它更像是種藝術設計,利用紙張結構的轉接,化平面為立體。 難得有以臺灣為主題的立體書,而且製作真的十分細膩,雖然只有五個場景(10頁?),但我覺得每一展開頁如果能單獨製作成卡片,一定值得收藏。 這本書也許你不一定會收藏,但一定要借來欣賞。
windelf - 圖文 | 2016-07-05 | 點閱數: 489
幾米/大塊文化 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會遇到一群小孩,相處久了,你會發現,大人和小孩真的是兩種不同的生物,想要教會他,就要先了解他。而不是強自把大人的想法硬套在小孩的身上。 關於這點,幾米比誰都了解,大小和小孩的不同,並用詼諧的方式讓身為大人的我們重新找回心中遺落的小孩。   --- 書語筆記 ---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 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所以我們必須相互容忍,辛苦且堅強地活下去。 -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書。」大人說。 「每個大人都是一本困板無聊的教科書。」小孩說。 - 小孩火大時,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靜。 大人火大...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6-07-04 | 點閱數: 405
幾米/大塊文化 幾米淡淡色彩的圖繪帶著濃濃的情感,描述了這篇哀傷淡淡的愛情小品。 失去的其實並未真的失去,只要你的心中仍保有那段美好的回憶,它便一直都在。  
windelf - 圖文 | 2016-07-03 | 點閱數: 425
幾米/大塊文化 多年後,《森林裡的秘密》裡的小女孩已成為一位老太太,現實生活如同即將關閉的動物園、空蕩蕩的廢墟、瘟疫蔓延的城市……,如同一幅只剩黑白灰色的畫布。 所有的美好,都已成回憶。 而童年的那隻毛毛兔呢?牠也垂垂老矣。但「這些快樂回憶你都還記得嗎?……」 剎那間,老婦變成了少女。 雖然老去的我們「已漸漸忘記花瓣輕觸的美妙感覺,孤寂的夜裡常常睡不著。」 「這個冬天又濕又冷,而我們都老了,哪裡也去不了。」 但毛毛兔仍在,美好的時光亦能重現。 「我們飛起來了!我們真的飛起來了!」 於是,我們會充滿愉悅地,走向一個更遙遠的地方。 PS:最後一幅圖中,小女孩(?)牽著小...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6-07-02 | 點閱數: 506
幾米/大塊文化 「它不斷地破裂,不斷地被改造,不斷地被珍藏,又不斷地被遺棄。」 如果說我們就是那顆深邃美麗的藍石頭,外界善意的期望(父母師長?)、意料之外的際遇(愛情?),將你我形塑成他人期望的樣貌。一路上你我陪伴了某些人、撫慰了某些人、溫暖了某些人,但最終那些人仍將離你我而去,而我們仍舊想念那個初初的自我。 即使每次的雕塑、思念與追尋,都讓我們愈變愈小,孤單無助,但我們終究想要找回那個初初的自我,生命的道路最後仍是走向自我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