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6-08-15 | 點閱數: 401
演講者/曾建程 老師/講義p61 〈引導活動-猜猜看〉 老師想個東西,學生提問 老師只需回答:「是,不是」 〈實驗-吹泡泡〉 器材:打氣筒,肥皂水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6-08-15 | 點閱數: 435
演講者/林英杰 老師/講義p112 〈實驗0介質〉 Q:聲音需要「介質」,如何證明? 將藍芽音響放入真空罐,抽個10下即可。   〈實驗1紙片發聲〉 器材:一張長方形紙片,折成凸形 1用食指中指壓住紙片,靠近嘴旁用力吹氣,無聲。 2在凸起處剪一小洞,再吹。 Q:為什麼有聲音,誰在振動? A:空氣推動紙片,是紙片在振動。 小技巧:嘴要貼近紙片。   〈實驗2多多汽笛〉 橡皮筋2,養樂瓶,綿線,迴紋針 橡皮筋套在養樂瓶底部,套上迴紋針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6-08-15 | 點閱數: 481
演講者/江建昌 老師/講義p82 老師資料十分豐富,可惜我對生物無感,簡單記一下教學重點,有需要直接看老師的ppt即可。 Q:常見水生植物分類? 浮水性 沉水性 浮葉性 挺水性:輪傘莎草 Q:有些睡蓮種在花盆中,看起來是挺水植物,如何認定為哪一類型生長方式? A:判定水生植物為哪一類型生長方式,應以普遍、自然生長狀態為主,如睡蓮為了適應環境,當生長得太旺盛、太擁擠時,葉子為了搶陽光而挺出水面,但依正常生長狀況仍應歸類為浮葉性植物,要跟學生解釋原因。 又如槐葉萍為漂浮性植物,當嚴重缺水時導致槐葉萍的根狀葉碰觸到泥土,不可歸為浮葉性植物。 Q:水草不易取得的...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6-08-15 | 點閱數: 445
演講者/許彩梁 老師/講義p7 能力指標a-b-c-d(主項目-階段-次項目-流水號) 自然實際的教學內容可參考附錄一二 附錄一:課題-主題-次主題 附錄二:教材內容細目   〈12年國教〉 12年國教:107逐年實施 核心概念:自發 互動 共好(自動好) 領綱理念:科學素養 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能力導向(9)-->素養導向(12)   〈科學素養〉 課程設計核心:探究與實作 科學的探究能力、態度、知識 (知識,技能,情意) 1學習表現(探究能力=思考智能+解決問題) ...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6-08-14 | 點閱數: 2769
演講者/陳坤龍 老師 坤龍老師很幽默風趣,而且這麼複雜的東西,他可以講的十分淺白,從一開始的工具介紹,便可見功力。 像是熱融膠,老師課堂實作時,會先讓學生先沾一點: Q:很燙,那麼該怎麼處理? A:手趕快搓開。 Q:為什麼? A:散熱。 又如焊鍚,其溫度高達350度,碰到會聞到烤肉香(熱融膠120度) 所以使用時務必小心。 我覺得maker很重要的一點是動手作的能力,而工具應用是基礎能力。像是今天所使用的各項工具,其實都滿實用的,收穫頗多。 但我們的教育偏理論少實作,通常安全考量是常用的理由。而我以為,某些傷是難免的,我們可以教導安全的使用方式,意外發生...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8-12 | 點閱數: 470
徐國能/九歌 過於說教了。 雖說早已知是寫在青少年看的文章,但通篇似乎只是強說詞,想要推介古典詩詞的美,但裡頭的時空背景離現在的青少年所處的世代,有著大段的距離,難以有所共鳴。 難道教書久了,真的會與外界現實產生斷層嗎? 懷念他的「第九味」,那對人世幽微情感的述說,及世情的透澈。
windelf - 圖文 | 2016-08-11 | 點閱數: 424
H.H先生/三采文化 笑笑還不錯,但我離FB正妹圈已遠,其實很多笑點都還好。 人本來就要活出自己,這事不用別人教吧。
windelf - 漫畫 | 2016-08-10 | 點閱數: 450
適合年段/高年級 推薦指數/強烈推薦 少見的台灣歷史漫畫,卻又不帶絲毫說教意味,讓你融入1935年的台北城。 我們應該要多一些這樣的作品啊。
windelf - 漫畫 | 2016-08-09 | 點閱數: 408
適合年段/高中 推薦指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文字無法說禪,圖畫呢? 初看幾頁,畫中有濃濃的禪風,但再細看下去,其實每頁都極為相似,求教的童子,聽講的僧眾,兩旁的松樹,流泉樸石……。 懂了,一幅圖足矣,不懂,看再多也無益。
windelf - 漫畫 | 2016-08-08 | 點閱數: 512
適合年段/高中 推薦指數/強烈推薦到爆表 「一鳴驚人之前,我們都在土裡。」 如果你正走在創作的路上,這本書一定要擺放在床頭,短短一個跨頁便是一則生活寫照。 截取了剎那心緒,喜悅與感傷、堅持與挫敗、不論成名失志,都各有困惑失落,但仍可見到生活中微微的光亮,那是行走於自我道路上的喜悅。 作自己,其實是條艱難的路,你要對抗的是全世界。但也是條快樂的路,因為那是你靈魂所求,精神所託的道路。 「每個痛苦掙扎只為誕生美好作品的靈魂,就像在土裡等待夏日鳴放的蟬,在黑影下蟄伏、蓄勢待發,為的就是站上舞台散發光芒的那一刻。」 說這麼多,不如看看試讀本吧。 http://issuu... 觀看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