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23-02-08 | 點閱數: 506
演講者/林紀達 老師 講師厲害,就能從中學習到許多東西,省略了不少自行摸索的時間,這樣的研習值得花寒假的時間進修。 先筆記一個概念,平板教學跟一般教學的差異為何,有何好處?可以SAMR 模型來說明指引,教育科技是如何整合至現代教學現場中。 其中每一種都說明學習過程可能因科技而改善或改變的方式。 替代(Substitution) 改良(Augmentation) 改造(Modification) 重新定義(Redefinition) 講師以二個教學活動來說明SAMR模型,非常易懂。(見圖) 《教學技巧》 在使用Numbers、Keynote或其他APP時,可將「時...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9-01-28 | 點閱數: 601
演講者/陳記住 老師 難得遇到這麼紮實的研習,僅僅四天24小時的課程,卻可讓我的教學功力大增。 對於「程式」究竟要教什麼?其核心素養是什麼?又該如何引導孩子理解與應用?其實是這一年來教學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而老師給了我非常精彩的示範與答案。 先從「程式教學」談起: 〈程式概念&教學技巧1〉 1循序:先教「時間軸」的概念。 請三個人出列,分別代表:「我」「今天早上」「吃沙拉」         藉由三人口述順序的改變,了解程式的先後主體關係。 2重覆:指在理解「迴圈」概念。 請學生上台敘述其一天的活動...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8-04-01 | 點閱數: 400
演講者/洪貫哲 老師 這次來台北試試,不一樣的led串燒方式。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10-02 | 點閱數: 851
第一次遇到這麼沒內容的研習。 先是要各組討論最重要/最需要/最缺乏/最應具備的品格,然後12組一一發表。 似乎學校一定要有個統一而明確的品格要求,但仔細想想,這樣跟原先的「學校願景」有何差別?我們已用心規劃了一個美好的學生圖像,為何還要浪費時間重新統整歸納? 品格教育的重點不在於找出核心品格,而是該如何落實在學生的生活層面實際行為上。 若只是要作文章,我同事說的好,看你要四個字的「禮義廉恥」還是八個字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相信這幾個字不會有人有異義的吧,那大家表決一下就好了。 接著看到第二段的影片分享,推崇品格教育應要由下而上,獲得眾人認同的實際行為與價值。 講的真好,我...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9-09 | 點閱數: 559
帶資優教育的學生來看看新玩意。 液態氮冰淇淋好吃。 液態氮水火箭好玩。 新的手機顯徵鏡模組好用。 看到許多有趣的點子,整理中。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9-07 | 點閱數: 578
2017/08/27 這次要做紅色光劍,主要差異是要在負極多接一顆電阻。 然後看到同好分享的劍柄,真是帥氣啊。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7-15 | 點閱數: 528
上次在宇宙模坊做了一把鋼彈光劍,念念不忘想再進階加上音效卡,這次果然等到機會了。 不過雖然已做過一次,但太久沒碰,步驟還是不熟,而且手還是不穩,焊接還是太薄,自己還是手拙啊,技術這東西還是得練習才會進步。 這次因有分段,要每10個LED切斷正極,使用OK線連回USB接頭,線頭只要用剝線鉗剝一小段即可,避免互觸短路。 接頭上先點鍚,接線時只要用焊鐵點一下即可。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7-08 | 點閱數: 584
演講者/林踐 教授 & 臥雲 老師 好久沒來台中文創園區了,趁著這次研習活動來走走逛逛。 第一次參加這兒的活動,場地還不錯,桌子很大,不過會漏水是個問題。 首先由林踐教授開場,其對氣浮球的原理講解的很清楚,簡單易懂。 尤其是一些製作過程中的安全守則介紹,我覺得這是實驗課程中很基本而重要的教學重點。 但我的重點在實作課程,首先電池和馬達的接法就很值得學習。 將電線放入「電話線接頭(uv接頭?)」後,直接用尖嘴鉗壓緊即可,非常好用,省卻電線焊接的麻煩。 接下來利用底板和雙面膠固定馬達、開關、電池盒,就完成大半了。 ...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6-30 | 點閱數: 570
演講者/邱少婷 博士 好久沒來科博館研習,差點找不到教室,然後期末事多繁雜(其實是自己想放假了……),許多工具沒帶上,沒能立即實作,幸好現場伙伴工具齊全,終於讓我對手機顯微鏡的應用有較完整的概念,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把它轉換成教學內容了啦。 其間發覺有許多工具跟配件都很實用,像是把手、光圈等……,看來要想辦法訓練學生來幫忙集點了。   〈髮夾放大鏡〉 先利用髮夾放大鏡來觀察透鏡的凹凸情形,並感覺對焦情形與物距關係。 使用方式很簡單,用橡皮筋固定在手機鏡頭上就行了。   〈寶石放大鏡〉 這個沒玩過,毋需玻片就可以很方便的觀察實...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6-21 | 點閱數: 553
演講者/孟瑛如 老師(清華大學/竹教大) 難得遇到這麼風趣幽默的教授,可以把特教生的教學現場及技巧講得如此生動實用。好比先冷處理,不面對情緒,只針對行為。 可惜當時另有他事,沒能好好筆記,期待有機會可以重聽教授分享。   〈筆記〉 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幸福是喜歡你得到的。 可以控制,活得壯大,過的比較好 成功的人看目標;失敗的人看對手。 情緒沒有對錯,行為才有。 知己 律己 勵己 知人 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