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9-07 | 點閱數: 839
什麼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能力? 我在《班級教學計畫》中提及下列三點: 1.培養良好品德 2.建立閱讀習慣 3.加強基礎能力 1.培養良好品德 德為才之主,落實在生活上,便包含了日常生活常規的要求,與同儕間的相處。生活常規的細項在《班級公約》中已大致涵括進去,在《班級經營理念》裡亦有詳盡的說明,不再贅述。 而更多的時候,會配合時事以及班上發生的大小事,隨時進行機會教育。 在家長方面,個人在《班級網站》好文共享中的《親師交流》中分享了許多關於品德教養的文章,個人推薦洪蘭教授的《不要為了讓孩子過舒適的生活,而失去孩子對你的尊敬》及彭明輝教授的《生命是...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9-07 | 點閱數: 764
初任教職的第一年,對班級經營懵懵懂懂,說有何理念實過於抽象,感謝那時某位資深教師無私分享其班級經營理念,並將之放到《班級教學計畫》中。而借用至今,間中歷經數次整理,幾乎每次重新接班就會改版一次,如今回頭一條一條檢視,有些話,不得不一吐為快。 1. 班級是另一個家庭,以鼓勵替代懲罰,用愛心取代苛責。 話說的好聽,但我要老實說,這只是個空泛的理念。班級是另一個家庭,但絕無法取代家庭的功用與影響,有的家庭自小打罵到大、有的則寵溺到不行,你說在這些家庭裡成長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個性及習慣? 教育哲學裡,人性的善惡始終無一定論,但在教育現場上,這些孩子受到家庭環境教育各方面的影響,到了...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24 | 點閱數: 819
人是群居的生物,無法獨立排除於眾人之外,教導孩子如何與他人共處,甚至能貢獻己力,造福人群,我想這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它是對孩子人格態度的培養,包含了情緒管理、人際關係、抗壓性、恆心毅力等。 個人喜歡將之稱為「態度」! 對他人的態度、對工作的態度、對生命的態度……。 其培養方式則落實在日常生活指導及班級經營上,課程部分主要以綜合課為主體,並統整其他領域,方法大致包含小組教學,體驗活動。 以上是官方說法。 實際教學時,大概每節課都會先花上5到10分鐘處理級務,大到學校公告,小到同儕紛爭,都會利用這段時間處理,順便對其他孩子進行機會教育。當然,有的孩子會覺得事不關己,不...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24 | 點閱數: 918
常有人說:「老師是拿過去的知識,來教導現在的孩子,去面對未來的世界。」 這話說的過於偏頗,有些能力是經久不變的,情緒管理、人際關係、恆心毅力等……用學術性的講法來說即指IQ、EQ、HQ。其實就算是新的產業科技,亦是建立在過往知識的累積上,像是現正當紅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Andie,其實是從1960年代的linux演化而來。 故這句話它並非在說明學校教育之不足,反倒是在提醒我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回到主題。那麼學校教育究竟要給孩子什麼樣的能力? 前面在《教育理念1-快樂學習》提到孩子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教學重點-孩子真正需要的能力》亦有詳細的說明,但正如字面上的意思...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24 | 點閱數: 766
健康成長,包含身體心靈雙方面。高年級的孩子正值進入青春期的年段,不論外在的生理亦或內在的人格,均面臨巨大的改變。 在生理上,女生較早進入青春期,而男生大概還處於小男孩的模樣心性。性徵的差異同樣影響孩子的心理,有些女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而男生仍懵懵懂懂。然而除了男女性別的差異,其開始的先後順序也相差極大。有些女生四五年級己有月經來臨,有些則要到六年級,有的身材開始拉高,有的仍小不丁點,故若將整個班級孩子一排站開,真的如階梯一般高低有序。有的開始追求異性,有的死不跟異性同組;有的一下課就往操場跑、有的在看天龍八部,談論段譽究竟適合誰;有的著迷偶像追星,有的仍左手一隻海綿寶寶,右手一隻派大星...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24 | 點閱數: 945
這幾天整理教學檔案,看到自己的《班級教學計畫書》裡頭開場的四句話「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發揮潛能‧建立自信」,忽然對第一句話有了疑惑。 孩子在日記裡頭寫道:「老師,大人都說要我們好好珍惜快樂的童年,可是我怎麼一點也不覺得快樂?」對於一個正準備考私校,一周有六天都在補習的六年級學生,我不知該如何回答他。 記得之前在一所小學校服務,號稱體制內的森林小學,然而有天家長這麼問我:「老師,我覺得我的小孩快樂有了,可是學習怎麼好像不見了?」聽完感到啼笑皆非。快樂學習,快樂應該是形容詞,主體還是學習本身吧。怎麼會為了追求快樂,而反倒忽略了學習。 學習究竟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或許我們應...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24 | 點閱數: 738
算算日子,教書生涯的年頭竟然也要邁向二位數了,雖然比起那些二、三十年的資深教師,我仍是個菜鳥,不過隨著歲月增長,總有些經驗、想法與感受,不得不一吐為快。 教育不是一時一刻可看出成效優劣的工作,既要掌握基礎重點,又要留心時代的變遷。而今重新翻閱之前的教師教學計畫書,那時剛踏入教壇,傻傻地不知該做些什麼,照本宣科地草擬了幾頁教學計畫便匆匆上陣。沒想到一晃眼十年就這麼過去了。如今重新檢視,有些作法也許適合現在的我,有些早前如奉圭臬,如今卻棄之如敝屣……。其間或心有所感,或抒發情緒,亦留下不少關於教育工作的隻言片語。而再一個十年之後呢?回頭看看現在的我,是否又有不同的感受?我曾批評過讚賞過努力過...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17 | 點閱數: 707
在念師資班時,教授曾給我們一個議題:「教學是一種藝術,還是一種科學?」 這個問題一直放在我的心上,在學習的路上,行為理論,認知理論,發展心理學……這些學說理論不斷地告訴我們,教育是有其方法模式的。 行為主義的華生甚至誇下海口,給他一打孩子,他可以把這些孩子教育成任何一種樣子,無論是銀行家、科學家與政治家等……。 然而在實際教育現場上,面對一個活生生的孩子,一個獨特的個體,你如何能確定可以簡單用某個學說理論套用在他的學習上?因此我覺得,「因材施教」不是一個口號,不是一個夢想,而是教育的方法。 而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亦不能忽略的是,負責教導重任的師長們亦有其不同獨特之處,舉...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10 | 點閱數: 1057
很久很久以前,面對激烈的教師甄試,在不斷的努力、失敗、再重來的應考過程中,心中亦有所掙扎,這真的是我所想走的路嗎?我真的有心踏入教育這個領域嗎?就在準備的過程中,無意間同學分享了一篇《教師祈禱文》,深深感動了我。 之後我幸運地通過教甄的考驗,進入了教育這個領域,跌跌撞撞走了八年,其間經歷了幾所學校,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學生、家長以及同儕,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令人心生不忍、更有光怪陸離的眾生百態。 回首來時路,重新檢視自心,忽地又想起這篇《教師祈禱文》,當初的感動未減,與這些年的經歷相對照,更增添了不少感觸。於是想將這幾年的一些心得紀錄於此,以茲紀念。 請讓我隨時保持熱忱與衝...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09 | 點閱數: 675
《藥材》 愛心-----一片 樂觀-----一點 誠懇-----十分 幽默-----幾兩 微笑-----無數 讚美-----不拘多少          《服用方法》 宜用包容鍋來炒 寬心爐來燉 不要焦 不要燥 忌火爆 每天常服用 佐以關愛湯 必有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