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oggle main menu visibility
社會
主選單
Tad Tools 工具包
站長工具箱
本站消息
電子相簿
常見問答
Google 相簿
好站連結
影音播放
維修通報
:::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登入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本站消息
分月文章
電子報列表
教學筆記
逢甲記事
文章列表
《第二堂課:特色課程-游泳》
windelf
-
逢甲記事
| 2013-08-19 | 點閱數: 817
游泳課程被安排在學校課程中,但受限於教學場地的取得不易,在實際課程中一直難以確實落實。 然而對逢甲這樣的小學校而言,全校不到百人,剛好二台大巴即可搞定。 乍聽之下,這應該是小學校得天獨厚之處,然而實際執行時,卻有個很難計算得失的問題,那就是「來回車程時間」。 一樣全校中庭集合,八點出發,約莫近九點抵達「人人伊藤萬游泳學校」,從九點到十點半左右,再加上換衣吹髮整隊,回到學校己11點多。算算時間,三小時就這麼過去了。 個人以為課程設計與活動不是多就好,應該考量其成本與效益。暫不考慮來回車資與場地師資的費用,對學生而言,一週的課程節數是有限的,爬山利用早修與一節體育課,還算合理,但游泳...
觀看完整文章
未成熟構想《步道導覽員》
windelf
-
逢甲記事
| 2013-08-19 | 點閱數: 698
一直在想,既然我們的特色課程是爬山,為何不擴大範圍,將大坑十條登山步道都納入課程之中。與其週三早修在校集合,何不直接八點相約在十號步道入口,十號上九號下,然後全校走到風動石上課。低年級可以學習常見植物;中年級可配發數位相機,拍攝路旁動植物,回去蒐集資料,建立步道生態誌;高年級則將資料製作成網頁,架站宣傳,並訓練其口語解說能力,培養其成為步道導覽員。 其中亦可結合自然、藝文、國數等課程,然而這樣的課程設計不是一位班級導師就可完成的,如果行政及科任教師不予支持,這計畫仍是空想。而這也是個人在逢甲遇到最大的問題。
《第一堂課:特色課程-爬山》
windelf
-
逢甲記事
| 2013-08-19 | 點閱數: 637
來到逢甲的第一堂課:「爬山」。 每個星期三八點全校六個班在中庭集合,從高年級依序出發,一出校門口前的短下坡,右轉便是第一個長上坡,而後沿著山路前行,不久在山腰的轉角處即可遠眺到校舍,掩映在一片青蔥翠綠間,而後上行一小段,接著便是一段極長的下坡,一直走到土地公廟,這是全校踏青的終點站。在經過短暫的休息後,沿原路回到學校。 初時覺得花了二個小時的時間,安排這樣的課程,其意義何在?如今回頭看看照片,回想起爬山的情形,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自然,自由地活動身軀,也許這樣的快樂就是課程的意義。 當然在課程安排上,依舊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一是安全與秩序的問題,在開放的空間,山路上不時有...
觀看完整文章
《未成熟構想》
windelf
-
逢甲記事
| 2013-08-19 | 點閱數: 677
剛到逢甲時,發現一個年級僅一個班,沒有參照物,也就沒有比較的問題。好處是,有些事情你說了算,不用顧慮其他同學年老師的看法及意見。然而後來才發現,自己說了其實也不算數,要上面的大頭說了才算。再加上小學校事情多,光是忙一些有的沒的,就花光了時間,消磨了精力。 最近整理過往的筆記,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教學計畫,因著某些因素,而未能執行。有些想法,也僅只是停留在構想的階段,離實際執行還有一大段距離。有許多己知未知的問題尚待克服。不過私以為它既然是有意義的構想,便在此留下一點記錄,也許某一天,可以來嘗試看看。
《逢甲教會我的事》
windelf
-
逢甲記事
| 2013-08-19 | 點閱數: 642
逢甲,一所位於大坑半山腰,全校僅六班的小學,自稱是體制內的森林小學。有幸在此服務三年,雖說不是很長,但卻是我教學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在此我接觸到了許多之前從未碰觸過的事情,像是資訊業務、特色課程,行政工作;也是我第一次和家長、同事、行政有著十分深入的接觸。其間有成長、有挫折,有不爽,當然更多的是與孩子甜蜜的回憶(不過我很懷疑,他們印象最深的應該只有班服上被塗黑的那兩個字吧)。在此留下紀錄,以茲紀念。
«
‹
1
2
3
4
5
(current)
›
»
:::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主選單
首頁
Tad Tools 工具包
站長工具箱
本站消息
分月文章
電子報列表
電子相簿
常見問答
好站連結
影音播放
維修通報
Google 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