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7-15 | 點閱數: 532
上次在宇宙模坊做了一把鋼彈光劍,念念不忘想再進階加上音效卡,這次果然等到機會了。 不過雖然已做過一次,但太久沒碰,步驟還是不熟,而且手還是不穩,焊接還是太薄,自己還是手拙啊,技術這東西還是得練習才會進步。 這次因有分段,要每10個LED切斷正極,使用OK線連回USB接頭,線頭只要用剝線鉗剝一小段即可,避免互觸短路。 接頭上先點鍚,接線時只要用焊鐵點一下即可。
windelf - 日記 | 2017-07-14 | 點閱數: 575
步入中年,長輩甚至自個兒的老病苦痛,開始浮現在生活中。 阿嬤在中國急診室待了一夜,等不到病床,只好先轉院到澄清,而澄清認為病況危急,要先送到加護病房。 沒想到阿嬤到了加護病房卻開始有了幻視幻聽,時空錯亂,和她對話,常常搭不上她的思緒,你不曉得她現在正在哪個時空中漫遊。然後她一直想離開這個陌生的地方,所以不得以只好將手腕固定在病床上,當下看到這樣的場景,真的會覺得生命是如此的無常,面對老病是這麼的沒有尊嚴。 醫師對這樣的情形給出了解釋: 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亦譯「ICU症候群」)是指由於加護病房的封閉式環境及其間進行的醫療行為而對患者身心所產...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7-07-13 | 點閱數: 467
孟東籬/漢藝色研 在急診室閱讀,是個很奇特的感受。邊照看著病床上的阿嬤,邊分心於往來進出的各色病患,男女老幼均有。閱讀斷斷續續,目光的焦點渙散,手上的書本或許只是為了轉移心中的不安與焦慮。 忽地翻閱到這段文字: 「人長之之後,便忙著自己的孩子的生,這面還沒忙完,交疊著就是自己父母的病、死,然後就交疊了自己的老、病了。」 書中的文字忽地在眼前與現實的環境交織錯亂,孰為真孰為虛妄? 喜歡老孟,是高中時的事吧,從《濱海茅屋札記》開始,就著迷於他那樣的生活方式。 之後漫長的閱讀過程了,漸漸了解其人其事,總覺得彼此對人生有著共同的不解迷惘,試圖找尋某個生活的態度。而今老孟已...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日記 | 2017-07-12 | 點閱數: 518
今天心情起伏,早上是愉悅而興奮的研習,和同事與學生沉浸在積木設計的樂趣裡。 然而傍晚研習結束後,到急診室看顧阿嬤,見到的卻是人生的另一面向。 阿嬤因身體不適,一大早從台東坐救護車送至台中急診,下午抵達後開始一連串的檢查。中間等待的過程只能待在急診室裡。 而往來的人潮一波又一波,病床擠的沒空間出入看護,只有一張小折疊椅擺放床前,供陪伴的家屬休息。檢查很快,但結果很慢,我們只能靜靜的等待,說是急診,其實一點也急不來。六點多報告出來,應是腎功能問題,要住院,然而目前沒有床位,只能在急診室候位。我們能怎麼做?自然又是乖乖地等下去了。 初始阿嬤的精神還好,然而隨著夜深,床...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研習雜記 | 2017-07-08 | 點閱數: 592
演講者/林踐 教授 & 臥雲 老師 好久沒來台中文創園區了,趁著這次研習活動來走走逛逛。 第一次參加這兒的活動,場地還不錯,桌子很大,不過會漏水是個問題。 首先由林踐教授開場,其對氣浮球的原理講解的很清楚,簡單易懂。 尤其是一些製作過程中的安全守則介紹,我覺得這是實驗課程中很基本而重要的教學重點。 但我的重點在實作課程,首先電池和馬達的接法就很值得學習。 將電線放入「電話線接頭(uv接頭?)」後,直接用尖嘴鉗壓緊即可,非常好用,省卻電線焊接的麻煩。 接下來利用底板和雙面膠固定馬達、開關、電池盒,就完成大半了。 ...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生活 | 2017-07-07 | 點閱數: 527
李佩玲/田園城市 極喜歡日本的產品設計,相較於北歐的極簡風,日式設計在其簡潔中似乎又多了些難以言喻的味道。 在此書中,介紹了日本設計文化的背後,所隱含某種生活哲學。 像是日本料理以「塊體」的方式呈現,故較適合擺放在便當盒中。以幕之內便當為例,每一種素材都極為平凡,但搭配起來卻呈現一種和諧之美,在方寸中自成一個小宇宙。故料理人不僅要精於烹煮,對於相關的美學亦需有所涉獵。更讓人感到窩心的是其“User Friendly”的便利性設計法則,展現料理人對食用者的細心觀察與考量: 製作日本料理的鐵則,是將料理的大小做成一口可以吃下的形狀,無論是壽司、生魚片或和果子都製作成這樣的尺...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生活 | 2017-07-06 | 點閱數: 522
逛書架編輯小組/木馬文化 看完此書,對於眾家藏書的方式真是令人大開眼界,作家楊澤家的滑輪書架組,張大春整層樓的藏書閣、洪禎國的書塚、馮光遠的角鋼書架及整面壁掛式書架……,藏書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妙,令人不禁想一頁栽在裡面。 而陳蒼多的書癮病歷圖,讀來頗多共鳴,原來有這些症狀的人不是只有我一個啊。 「勇敢的承認吧,愛書人,我們就是喜歡買書,不一定得為了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不一定是為了閱讀的喜悅。我們就是愛買書,想要用盡辦法,買到某一本花了長久時間與精力而搜索來的書,然後,擁有這本書,以最終的佔有,征服收藏的誘惑,得到心靈的滿足。」 -p94 其實讀書是為了了解人生,但是人生...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生活 | 2017-07-05 | 點閱數: 495
美崎榮一郎/大田 確實「記錄」才能夠真正累積經驗。 沒有累積記綠於筆記本,個人的固有經驗將因此消失。 google蒐尋到的是別人的知識與經驗,關於自身的經驗與知識,卻無法透過google搜尋,因為那是專屬於自己個人的經驗知識,其他人不能與你共享。 社會人士為了「遺忘」而使用筆記本。 一頁一個主題。 以時間為單位來記錄。 無痕可移膠帶。 便利貼的使用空間 ps:聯絡本可以使用便利貼記錄一些臨時交辦事項。     未完成事項可用便利貼標示出來。 可撕式貼紙 企畫筆記本:預想>實行>結果 PDCA:計畫Plan ...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7-07-04 | 點閱數: 467
賴莉君/商周出版 變形扭曲的人體事物,色彩濃豔,對比鮮明,風格強烈。 文字敘述中規中矩,但圖畫真的可以慢慢細讀。
windelf - 圖文 | 2017-07-03 | 點閱數: 470
妹尾河童/遠流 說是旅行素描,其實是河童先生對於自己龐大繁雜而又奇特的各項收藏品,一一作出詳盡地考據與介紹,並佐以細膩無比的插圖。這些收藏大都不是你我旅行時會購買的紀念品,而是雜物,如騎馬用的馬刺、印度的便當盒、各地的鑰匙、火柴盒、補鼠器……。透過他的介紹,你會驚嘆他對事物抱持著無比的專注與熱情。 然而他又提及在每件收藏品背後,都有寫著一兩個名字,那是他有「生前遺贈」的習慣,想得到哪個收藏品的朋友,只要跟他說一聲,他在上頭寫上那人的姓名並簽個名就ok了。而當他逝世後,物品便交由那位朋友保管。 「不論是金錢或是物品,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現在全部都只是暫借而已——從想要將各種東西弄到手、... 觀看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