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圖文 | 2016-09-02 | 點閱數: 423
H.H先生/三采文化 有些假,既然不在乎外在,又何必幫美美找個帥哥男友? 面對現實,視覺感官是接受外界印象的第一關,認清它,更要看清自己。 沒外貌有溫柔好脾氣,也是種條件。 就針砭現實愛情現象而言,王貽興的《對,我犯賤》要來得一針見血,痛得痛快!
windelf - 圖文 | 2016-08-26 | 點閱數: 473
中川千尋/小魯文化 沒有預期的好看,本就對養竉物沒多大興趣,為了獲取牠們的陪伴,其實是要付出心力承擔責任的。 作者把愛描述的過於簡單了,不像是在談論愛該如何付出,反倒像是對愛的索求。 你真的了解他人要的是什麼嗎?你給予的真是對方所要的嗎?你能不求回報一直付出給予嗎? 我覺得懂得這些,才是愛的真諦。
windelf - 圖文 | 2016-08-25 | 點閱數: 476
岩井俊雄/小魯文化 繼《100層樓的家》之後,這次的場景跑到海中啦。 同樣的梗,厲害的作者就是可以玩出令人驚豔的設計。藉由布娃娃小天找尋身上失落配件的過程,探訪各個海中生物的家,還有以物易物,童趣的交換之樂。這其實是個很棒的分享例子,像是遺失的帽子被小寄居蟹當作新家。 小天:「這樣啊,好吧,送給你!要好好使用它喔!」 而寄居蟹爸爸則回贈小天一個漂亮的貝殼帽。在這過程中,可體會到週遭的物品因為有「人」的重視,而有了珍貴的價值。最後並藉由各樓層生物的合力,將小天送回到小主人身邊。 而從上到下,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生態。在擬人幻想間,其實還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去發覺現實中這些生物真...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6-08-11 | 點閱數: 421
H.H先生/三采文化 笑笑還不錯,但我離FB正妹圈已遠,其實很多笑點都還好。 人本來就要活出自己,這事不用別人教吧。
windelf - 圖文 | 2016-08-04 | 點閱數: 472
幾米/大塊文化 最近依著年序,重新閱讀幾米的作品,殊異的題材,風格多變的技法,還有背後共有的寂寞與美好。 令人不禁想知道這些長篇故事與單幅作品背後的創作源由。 而幾米終於在本書中,分享了他每個創意的發起、過程的曲折。我覺得任一有志創作的人,都應該瞧瞧,在面對創作的瓶頸與關卡時,或有所得。 像是原先鮮少用文字敘述,買了一堆詩集,卻仍找不到頭緒,最後從林真美老師的讀書會中得到啟發:「把句子大聲念出來,體會聲音中很多的韻律與層次」。 而對於創意的過程,其實都是在生活的觀察與積累中,觸發靈感。如「向左走 向右走」 我畫了很多兩個人錯過的場景,兩個人各自的落寞,各自的嘆息。畫面愈...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6-07-19 | 點閱數: 450
岩井俊雄/小魯文化 童書不是我閱讀的取向,但別緻有創意的設計則另當別論。 這本童書從名字就引人遐想,誰會住在100層樓呢? 而後由上往下翻開每個跨頁,底下十層樓出現了。而後每個十層樓都住著同一種動物,從房子的外形、樓梯的設計,屋內的裝潢、生活起居的細節,都和該動物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每層樓的設計中都有許多值得觀察思考的點,可以和小孩一層一層慢慢觀察,房間設計的巧思。
windelf - 圖文 | 2016-07-14 | 點閱數: 464
黃色書刊/時報   「每一個小故事對我們來說也許都只是件小事,但在那些主角的眼裡,卻都是人生大事。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要學著如何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看那些自己看不到的事情,多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當我們都能為了別人的事情而感到哀傷的時候,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或許會更美好,當然,只是或許。」 -〈自序〉 一頁一篇極短篇,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值得閱讀者細細深思品味,有時會帶點哀傷,有時會看見現實的另一面,鮮豔黃色的底下是濃濃黑色的幽默與諷刺,調侃與悲憫。
windelf - 圖文 | 2016-07-12 | 點閱數: 459
掰掰啾啾/時報 疑惑為何時報會出版這類型的書呢?若是大辣就算了,可你是時報啊。 沒事可以拿來翻翻笑笑,但請年滿18以上。
windelf - 圖文 | 2016-07-06 | 點閱數: 491
劉斯傑/時報 很少碰觸立體書,與其說是書,我倒覺得它更像是種藝術設計,利用紙張結構的轉接,化平面為立體。 難得有以臺灣為主題的立體書,而且製作真的十分細膩,雖然只有五個場景(10頁?),但我覺得每一展開頁如果能單獨製作成卡片,一定值得收藏。 這本書也許你不一定會收藏,但一定要借來欣賞。
windelf - 圖文 | 2016-07-05 | 點閱數: 482
幾米/大塊文化 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會遇到一群小孩,相處久了,你會發現,大人和小孩真的是兩種不同的生物,想要教會他,就要先了解他。而不是強自把大人的想法硬套在小孩的身上。 關於這點,幾米比誰都了解,大小和小孩的不同,並用詼諧的方式讓身為大人的我們重新找回心中遺落的小孩。   --- 書語筆記 ---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 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所以我們必須相互容忍,辛苦且堅強地活下去。 -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書。」大人說。 「每個大人都是一本困板無聊的教科書。」小孩說。 - 小孩火大時,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靜。 大人火大... 觀看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