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散文 | 2016-07-22 | 點閱數: 555
江冠明/本事文化 最早是從《漫滋慢味.PASA廚房》開始認識作者,文中多處提及他的料理理念及生命歷程的改變,之後竟看到此書,可深入看到一個人的生命轉折。 一個人,四十歲,沒有多作準備,獨自流浪至台東都蘭,修繕農舍過隱居生活。 山林生活是都市人如我所嚮往的,但落實到現實,巡山引水、整地闢荒、時不時停水斷電土石流……。夢想是虛幻的,現實是殘酷的。但生活的滋味不就在這辛勤付出裡頭嗎? 前幾段作者記錄其整地修舍的過程,跌跌撞撞,付出不少學費,卻也體認到在地先民的生活經驗,感受四季的自然變化。其中涼亭及泡水池的建造,更是我心之所嚮啊。 而文中有段提到某個作家朋友到涼亭一遊,喝酒談天一事...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7-21 | 點閱數: 466
唐諾/印刻 精彩,光是首篇談「富翁」,烏邦,見解精闢,敘述直指人心事理,看到表相底層的幽微心境。 過癮,不同於一般的篇幅短短的散文(如林夕),唐諾的長篇讀來如飲醇酒,滋味豐富,卻又融於一體,餘味悠遠。
windelf - 散文 | 2016-07-20 | 點閱數: 550
唐諾/印刻 這本書我讀的很慢,讀的很久,而且讀了很多遍,它值得你一遍又一遍的閱讀,而後對話,思考。 光從目錄中便可看出本書的主題,而作者的閱讀深度及廣度,更帶領你在書海中恣意悠游。 0.書與冊──一間本雅明的、不整理的房間 1.好書是不是愈來愈少了?──有關閱讀的持續問題 2.意義之海‧可能性的世界──有關閱讀的整體圖像 3.書讀不懂怎麼辦?──有關閱讀的困惑 4.第一本書在哪裡?──有關閱讀的開始及其代價 5.太忙了沒空讀書怎麼辦?──有關閱讀的時間 6.要不要背誦?──有關閱讀的記憶 7.怎麼閱讀?──有關閱讀的方法和姿勢 8.為什麼也要讀二流的書?──有關閱...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圖文 | 2016-07-19 | 點閱數: 453
岩井俊雄/小魯文化 童書不是我閱讀的取向,但別緻有創意的設計則另當別論。 這本童書從名字就引人遐想,誰會住在100層樓呢? 而後由上往下翻開每個跨頁,底下十層樓出現了。而後每個十層樓都住著同一種動物,從房子的外形、樓梯的設計,屋內的裝潢、生活起居的細節,都和該動物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每層樓的設計中都有許多值得觀察思考的點,可以和小孩一層一層慢慢觀察,房間設計的巧思。
windelf - 散文 | 2016-07-18 | 點閱數: 620
鍵人/時報 有些道理你明明知道,但卻難以做到。 中庸之道從孔子講到現在,但現況是我們常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而非保持在中間。 以前的人們是過度壓抑,小孩不要多想,乖乖做就是了。 現在的教育是過度讚賞,鼓勵優於責罵,不要傷害他幼小的心靈。 以前錯了就罵,罵完再打,現在大人動手就是錯,結果小孩自個兒互打的可多著呢。 這本書也是,以前談正向講積極說進取道努力。 好像你放鬆消極頹廢悲觀,整個人生就完了。 於是作者站出來了,讓你看到人生的另一面。要認命,要拋棄夢想、愛情就是標價……。 有些人說,看負能量久了會變負面思考。 我笑了。 說得好像你有在思考一樣。 - 愈...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生活 | 2016-07-17 | 點閱數: 552
丘引/寶瓶文化 近來閱讀關於老年生活的相關書籍,在圖書館裡它的分類名稱不同於幼兒、兒童、青少年……,它叫「樂齡」。 為何不提「老」,其實背後的幽微心裡是否代表我們仍對「老」有所畏惧、甚或厭惡。就像本書主標都改用「後青春」這個看似年輕朝氣的字眼,副標更誇張:「什麼叫老?我從來沒聽過。」後頭一行小字「從容、自在與智慧,才是熟齡選擇」。看看,這兒又改用「熟齡」來代替「老年」了。 前陣子讀陳夏民的《飛踢,醜哭,白鼻毛》,開始注意起書標、文案、封面設計,這些種種意味這本書對自身內容的定義,也暗示了它所尋求的閱讀主體性質。所以說,我們倒底有多害怕「老」?才會如此逃避這個字眼。 重回本書,雖然它...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生活 | 2016-07-15 | 點閱數: 483
約瑟夫•科恩/大辣 不論圖片、內容,都比起另一本《嗨!克莉特絲》要來得有趣多了。 這算是男女天性上的差異嗎?男生似乎較女生對生殖器官投注更多的心力與研究。 是男生就該好好了解一下你獨有的器官。
windelf - 圖文 | 2016-07-14 | 點閱數: 467
黃色書刊/時報   「每一個小故事對我們來說也許都只是件小事,但在那些主角的眼裡,卻都是人生大事。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要學著如何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看那些自己看不到的事情,多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當我們都能為了別人的事情而感到哀傷的時候,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或許會更美好,當然,只是或許。」 -〈自序〉 一頁一篇極短篇,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值得閱讀者細細深思品味,有時會帶點哀傷,有時會看見現實的另一面,鮮豔黃色的底下是濃濃黑色的幽默與諷刺,調侃與悲憫。
windelf - 生活 | 2016-07-13 | 點閱數: 484
作:凱倫•莎爾曼森/畫:崔夏•克勞絲/大辣 這本書其實較接近衛教常識宣導,讓你了解女孩最私密的部位「陰蒂」。 有趣的是,你可以看到作者認真地介紹陰蒂、說明構造功用、愛撫方式、障礙排除、照顧與保養。這都是我們健教課本上不會有的內容。你只能偷偷摸摸從同儕、從詭異的地下訊息中摸索學習。 是的,性,是件美好的事,但很奇怪華人的文化對它避而不言,甚至視為羞恥,不太理解這樣的社群文化心理因素。所以看到他人可以光明正大,認真看待性事性器官,總覺得十分欣羡。 有些東西你愈隱瞞愈遮掩,其實愈幽黯愈誘人沉溺,為何不坦然面對它呢?
windelf - 圖文 | 2016-07-12 | 點閱數: 462
掰掰啾啾/時報 疑惑為何時報會出版這類型的書呢?若是大辣就算了,可你是時報啊。 沒事可以拿來翻翻笑笑,但請年滿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