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散文 | 2016-09-22 | 點閱數: 451
瞿欣怡/寶瓶文化 老病死,誰也躲不過,而且總是來得突如其然,不讓你有準備規劃的時間。 原本攜手相伴的兩人,面對人生突然地轉折,又該如何應對?原先以為的愛,又是什麼?能幫助到什麼? 閱讀的過程中,看到兩個彼此價值觀與個性差異懸殊的人,如何一同行走於人生旅途,面對無常,產生的摩擦、發生的衝突、爆發的情緒、但卻又能理解與包容,相互扶持。 是的,你無法改變,也不應改變另一半,而是要學會接受彼此的差異。 愛是什麼,或可從本書中看到它的蹤跡,在日常的作息之間,在默默的陪伴之間。 有時日光灑落屋角一隅,晴光正好,有時也許暴雨淋濕全身,災病不斷。但不論甜密酸楚,只要有人相伴,彼此接納相惜,愛便...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9-16 | 點閱數: 525
水牛文化編輯部/水牛文化 高中時曾去鹽寮淨土小住,沒想到臨旁就是孟東籬的住處。 已忘了是何時開始閱讀他的著作,應當是和「湖濱散記」、「希達求道記」,同時期閱讀的事吧,有意思的是他也同梭羅一樣,自力造屋,從而寫下「濱海茅屋札記」。其對自我的探究,思維的推展,竟可相互對映。然而二者時空背景不同,一個獨身一人,一個攜妻帶子,生活樣貌思索情感亦大相逕庭。 其實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是他那未能明說的情史,女人啊,愛情啊,是多麼美好而神秘的事,但最糾心最痛楚的也正是這二者。 至於諸人的懷念,其實,那真的一點也不重要,活過,愛過,真活過,真愛過,也就夠了。 每個人相遇的事,感念的情,體悟的意,...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9-10 | 點閱數: 499
安迪.沃荷/三言社 看安迪.沃荷整本書絮語般的碎碎叨叨,那看似光鮮亮麗的生活,其實也有它不為人知的煩惱苦悶。 而所謂的創作、成就,也與我們所譩想的不同,有時覺得成功除了才華,努力,機緣也是一部分。 做好自己,過好生活,就夠了,不同欣羡他人,看低自己。 怕的是看不清自己究竟是什麼角色,   --- 書語筆記 --- 大家總是說我試圖「誤導」媒體。從前我給一家報紙一個版本的自傳,然後給另一家另一種版本,因為這樣好比在人們獲取資訊之處放上一個追蹤器。這麼一來,在我與人碰面時,憑著他們轉述我曾說過的話,我總是能分辨他們讀過哪些報章雜誌。 -〈名氣〉 我猜我對...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9-04 | 點閱數: 572
押井守/典藏 看書名很難得知這竟是本導演談論中階管理者的企管書。 看押井守描述團塊世代的人:「我抱持有自己的人生主題,而那些沒事情好幹,甚至連人生主題都沒有的年輕廢材聽我使喚也是理所當然的!」 聽來似曾相識,不就是台灣各產業大老,有事沒事評點時事對小輩的批評嗎? 原來不同世代背景的人,對人生的看法定義真的相差極大,當下的社會情況形塑了各個年代的人們大致的人生價值觀。 不容否認,那代的固執,成就了某個世代的興盛。但也犧牲了某些美好的事物作為代價。比如環境、人情、世風……。 而如我們這般接續的世代,成長於不虞匱乏的時代,沒有經歷物質的欠缺,伴隨而來的卻是精神上的迷惘與追尋。 再看...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9-01 | 點閱數: 544
駱以軍/INK印刻文學   他說著這些的時後,我突然覺得好像小版的我喔。 只差沒叼根菸,說起人生那一路經歷匪夷所思的倒楣遭遇,卻又悠哉、慵懶、一整個廢。 「反正唉呀現在都過去了,哥兒不是好好坐這兒扯屁嗎?」 講著講著又意興盎然起來。 所有的逆境到頭來,也就是公路電影那樣可以臭屁拿來吹噓的怪冒險。 我想他要到了很大很大以後,才會意識到,這種不掛心、不糾結、不記恨,是上天贈與的禮物吧。 -〈逆境〉- 「父親」是個怎樣的角色,有著怎樣的情感。也許我永不會擁有,但是透過駱以軍的《小兒子》,可以感受到父與子之間,那樣濃郁溫暖美好的氛圍。 閱讀的過程中,會有股溫暖而愉...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8-12 | 點閱數: 466
徐國能/九歌 過於說教了。 雖說早已知是寫在青少年看的文章,但通篇似乎只是強說詞,想要推介古典詩詞的美,但裡頭的時空背景離現在的青少年所處的世代,有著大段的距離,難以有所共鳴。 難道教書久了,真的會與外界現實產生斷層嗎? 懷念他的「第九味」,那對人世幽微情感的述說,及世情的透澈。
windelf - 散文 | 2016-08-05 | 點閱數: 500
劉克襄/晨星出版 雖然作者將之定義為散文詩,但我實在看不太懂。
windelf - 散文 | 2016-07-30 | 點閱數: 492
張雍/麥田 齊克果曾在日記裡寫到:「很多人像小學生一樣以取巧的方式給生命下定論:他們從書中真接抄答案來欺騙老師,沒有自己融會貫通做出摘要……真是神奇的摘要方式啊。」 -〈未經排練的風景〉 剛看完一個人年過中年,流浪到都蘭,莫名成了廚師的故事《我的都蘭農舍生活》,接著看一個二十五歲,工作僅一年即出走至捷克布拉格的攝影師,多年後寫下這段時光的記憶,並記錄此時自己成為新手爸爸,新生命又是如何影響著他。 而攝影則是他觀察記錄人世的工具。不談光圈快門曝光取景,只談照片背後的故事心境,人生的轉折。 其中一篇〈要成為攝影師 你得從走路走得很慢開始〉被拿來作為書名,我以為也是本書中最值得...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7-22 | 點閱數: 549
江冠明/本事文化 最早是從《漫滋慢味.PASA廚房》開始認識作者,文中多處提及他的料理理念及生命歷程的改變,之後竟看到此書,可深入看到一個人的生命轉折。 一個人,四十歲,沒有多作準備,獨自流浪至台東都蘭,修繕農舍過隱居生活。 山林生活是都市人如我所嚮往的,但落實到現實,巡山引水、整地闢荒、時不時停水斷電土石流……。夢想是虛幻的,現實是殘酷的。但生活的滋味不就在這辛勤付出裡頭嗎? 前幾段作者記錄其整地修舍的過程,跌跌撞撞,付出不少學費,卻也體認到在地先民的生活經驗,感受四季的自然變化。其中涼亭及泡水池的建造,更是我心之所嚮啊。 而文中有段提到某個作家朋友到涼亭一遊,喝酒談天一事...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6-07-21 | 點閱數: 463
唐諾/印刻 精彩,光是首篇談「富翁」,烏邦,見解精闢,敘述直指人心事理,看到表相底層的幽微心境。 過癮,不同於一般的篇幅短短的散文(如林夕),唐諾的長篇讀來如飲醇酒,滋味豐富,卻又融於一體,餘味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