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30669#233 (06)-2130668 service@tn.edu.tw
帳號 密碼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衛星雲圖

雷達回波圖

文章列表

windelf - 散文 | 2014-12-13 | 點閱數: 755
作者:大江健三郎/時報 好問題!弄清楚孩子上學的目的,才知道我們該教給他們什麼樣的東西。 大江健三郎的文字精簡有力,直扣問題核心,故直接摘錄文中內文如下:   Chapter1: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我們活在這世上,活在人群之中,上學就是為了學習這樣的語言,為了把這語言變成自己的東西,所以才到學校來的嗎? 不僅是國語、理科、數學、就連體育,也都是為了了解這樣的語言所必須學習的東西。 獨自一個人,並不能了解、替代這樣的經驗,所以,我們必須到學校來,大家一起讀書、一起遊戲……。 --------- 對光而言,音樂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深處的豐富寶藏,並且傳遞給他人讓...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4-12-09 | 點閱數: 587
結尾 「為自己活」整本書其實只是在傳達一些新觀念新視點,原來,生活也可以這樣過,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責任與工作,日子也可以過的很輕鬆,只要你了解以下這幾點。 第一:我們是自由的,我們有權選擇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及生活的方式。別給自己太大的責任、期許,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也很認真、也很努力,不用在乎他人的評價。 第二:根除「數字至上」的觀念,人生還有許多珍貴的東西是數字無法衡量的,也別在乎他人的目光,因我們不是為了他人而活著,他人也無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決定我們的意義。更不要拿自己與他人相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怎能拿來相比,要比,就要跟自己比,今日之我比昨日之我,是否有所成...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4-12-08 | 點閱數: 573
享受人生 忙,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習慣。 從早上一睜開眼睛,就要安排各式各樣的事情,把一天的時間排滿。萬一不小心留下一段空檔,就渾身不舒服,坐立難安。 生活在一個富裕社會,我們不停忙碌,也許都是為了希望多做事,多賺錢,讓生活過的更好,大多數時候,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如果我們少做事,少賺一點錢,可能反而會過的更好。 享受生活的關鍵,不在於金錢,也不在於事業成就,而在於時間與心境。 我們不再屬於一個匱乏的時代,大部分人的日常所得,都足以維持日常所需,那麼人們勿勿忙忙、緊緊張張,所為何來?富裕時代的人們,如果不仔細思索,可能就會在無止盡的追逐中,浪擲了一生。而肯停下腳步,...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4-12-07 | 點閱數: 538
年輕只有一次 在傳統的觀念裡,總是教我們力爭上游,努力去攫取更多,而很少人告訴我們,獲得的反面正是失去。 不論我們這一生,一步一步走來,獲得了多少夢想中的好東西,每一步我們都失去,失去的是時間,以及時間所能帶走的一切。 擁有的愈多,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處理財富需要花時間、博取名聲需要花時間。一個令人羨慕的人,往往也正是為了他的擁有物,必須  牲最寶貴的時間。 而時間即是生命,在獲得的同時,我們也一步步失去了生命。這是不變的定律。重要的是我以時間換取的究竟是些什麼,我是否有留下遺憾。 而當我們以時間換取自己所想望的事物時,也別忘了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那個年...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4-12-06 | 點閱數: 541
無所謂高低上下 作者提出了幾個觀念,讓我們得以清楚地看清一些不好的觀念。 第一:我們的教育大概都是沿習西方,因此也引用西方務求精確,科學的精神。所謂的精確和科學,就是以為一切都可以衡量,而且以數字來衡量。不論數學、歷史、地理、還是國文,都可以得到一個分數,而且愈多愈好。這種奇怪的考試制度,暫且不批評它。只是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我們學會了用數字來判斷一切。 一個薪水高的工作比低的理想,一個錢多的人比低的能幹,  學率高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在生活中,數字形成一張無形的壓力網。人們對自我失去了信心,唯一的信心建立在數字上。唯有刺破「數字至...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4-12-05 | 點閱數: 583
一個小小的自由主義者 我以為,自由很簡單。 只是照我自己的方式過日子, 只是照我自己的方法做事情, 只是照我自己的想法,去選擇一種有價值的人生。 結果,卻並不是此的簡單。許多對我、對這個其實微不足道、緲小的「我」,卻有很多意見。 他們要我,照他們的方法過日子; 他們要我,照他們的方法做事情; 最後,他們還要我,照他們的想法,去選擇一種在我眼中沒什麼價值的人生。   自由,真的如此困難嗎?我想這與我們傳統的生活型態有著密切的關聯。簡單的講,中國人沒有自我,從小孩到大人,人人都要謹守著一些規範、照著不知誰訂的模子,把自己裝進去。所謂個人主義或是自我性情,中...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4-12-04 | 點閱數: 562
前言 這學期我的讀書札記所寫的是張繼高先生所著的「必須贏的人」,本來想說就以此書做為讀書報告的內容,然而我覺得該說的,其實札記中都已說得十分清楚了,若真要再寫成讀書報告,充其量也只是再騰寫一遍罷了。於是,我想寫的是另一本書,一本我很有感覺的書,黃明堅的「為自己活」。 這本書我己買很久了,大約是高一書展時所買的,當時我尚不認識作者,書的封面也很樸素,沒有一點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它的標題卻吸引了我的目光,它是這麼寫著「生命只有一次,不會重來,你在這一次就應該學會:為自己活。」這段話對剛從聯考的桎梏中解放的我,不異是巨大的衝擊。初入高中,自由、開放的風氣令我著迷,也令我迷惘,相對於高中多姿... 觀看完整文章
windelf - 散文 | 2013-10-31 | 點閱數: 709
作者:李筱峰/藍燈書屋 在茉莉的倉庫拍賣中看到這本李筱峰教授在大學時的文集,忽地勾起自己大學時的回憶。 猶記得大學時期第一次接觸到台灣史,就是在李教授的課堂上,還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就拋出一連串地問題: 「你的籍貫是哪裡?」 「我們的國名是什麼?」 「我們的領土有哪些?」 「我們的首都在哪兒?」…… 對那時尚未脫離高中課程中國史地的我,引起心中極大的困惑,及以對家國觀念的重新定位。 之後筱峰老師以其自身的生命歷程,引領我們進入台灣過往的年代。原先冷硬的歷史變遷,藉由老師個人的生活轉折,展現出其活生生的一面,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歷史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並從... 觀看完整文章

Title

Text